时间:2020-10-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2/5951583.html

星期日

年8月25日

今天距离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仅剩天

这里,有个响亮的名字

——玉门

你可能知道铁人王进喜跃身跳入岩浆的大庆油田,

但你不一定知道玉门油田才是王进喜的故乡。

玉门油田还是中国石油的摇篮,

我要告诉你关于

玉门油田的故事。

老君庙

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爱国学者在抗日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来到石油河畔的老君庙旁,次年,玉门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

玉门油田还记载着一段国共合作的佳话。日寇和苏联联手封锁我国国际救援通道后,石油等战略物资极为紧缺,当时有“一滴石油一滴血”的说法,国民党资源委员会早在77事变前就想开发陕北的延长油田,但当设备运抵该地不久,该地即为红军占领。

年,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又欲开发玉门油田,但苦于设备不足,于是便向共产党求救,周恩来亲自批示将延长油田的老设备紧急调运到玉门油田来,让国民党再一次看到国共合作的决心。

位于老君庙北15米处的1号井人工挖掘方井见油;8月11日,老一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

甘肃

甘肃油矿局成立。同年10月,四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L层,玉门油田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25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90%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玉门油矿获得解放。解放前10年,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2万吨,占当时全国石油产量的95%以上。

玉门油田原油产量达14.26万吨,成为新中国最大的油田,其开发建设被列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项重点建设项目中。

柴达木盆地

奔赴柴达木勘探找油

支援克拉玛依油田开发建设以及支援兰州炼油厂、兰州化工厂的筹备建设。

玉门油田的原油年产量达75.54万吨,占当年全国石油总产量的87.78%。

同年12月,新华社正式向世界宣布: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甘肃玉门建成。

四川

支援四川盆地石油建设

生产原油万吨,为玉门油田年产原油最高水平,占当年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

庆阳

玉门油田三分之一的骨干和精良设备,调往庆阳;

吐哈油田

以玉门油田人为主力的吐哈会战展开,一个年产万吨的油田诞生在祖国的西北边陲。

酒西盆地

年下半年以来,玉门油田相继在酒西盆地的柳井和窿井喜获高产工业油流,实现了油田近10年来勘探储量零的突破。

青西油田

玉门油田在青西地区发现了地质储量过亿吨的青西油田。

青西油田

仅青西油田的原油年产量就达到了40万吨。

好好听讲了吗?

知道玉门油田今年多少岁了吗?

没错!

它80周岁了!

玉门油田

诞生了新中国

第一口油井,

第一个油田,

第一个石化基地。

80年前,

祖国现代工业文明在这里孕育,

大国石油梦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点燃,

中国现代石油工业从这里走出,

这里是玉门油田。

。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追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迄今已走过了壮阔而豪迈的80年风雨历程。回眸80年来时路,玉门油田谱写了一部艰苦创业、为油拼搏的壮丽史诗。80年来,胸怀大局的玉门石油人始终牢记“我为祖国献石油”和推进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使命,不仅在特殊困难时期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石油资源,而且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三大四出、自强不息”的玉门精神,成为石油精神的重要源头和主要组成之一。在“一滴汽油一滴血”的抗日烽火年代,一批批爱国知识分子和广大普通劳动者用血、用泪、用一腔激情在亘古戈壁把玉门油田建成现代石油矿场创造了国共合作的典范。解放前夕,油田爱国知识分子、地下党组织和广大职工团结一致用命和智慧使油矿完整地回到人民的怀抱,留下了护矿迎解放的光辉一页。20世纪40年代,生产原油52万吨,占全国同期产量的90%以上,炼化产品达到12种。新中国成立后玉门油田被列为“一五”期间全国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年建成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年生产原油万吨,占全国原油总产量的51%。

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

曾任玉门油矿党委宣传部部长的诗人李季曾写下“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而这正是那个时代玉门人最真实的写照,铁人王进喜就是玉门石油人最杰出的代表。从20世纪60年代起,玉门油田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三大四出”的历史重任。铸就了“慷慨无私支援别人,历尽艰辛发展自己”的玉门风格。从准噶尔到柴达木,从大庆到胜利,从长庆到吐哈,先后有10万多玉门石油人带着多台(套)设备奔赴会战前线,汇聚成中国石油工业腾飞的重要力量。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中,自强不息的玉门石油人大打勘探开发进攻仗,先后在青西、酒东、鸭儿峡白垩系、老君庙冲断带、雅布赖盆地、柳北构造带取得新发现,建成青西油田和酒东油田。油田炼化从规模扩建到流程改造,实现了扭亏为盈、持续盈利。油田海外业务紧跟中国石油“走出去”步伐打造对口支持的“海外玉门”品牌

80载筚路蓝缕,薪火相传;

80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

80载披荆斩棘,不忘初心;

80载艰难创业,牢记使命。

通过一部纪录片和一组老照片

共同回顾下玉门油田80年的历程

REC

《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在抗日烽火年代,我们艰苦创业,石油报国;在建国初期,我们肩负重任,建设基地;在中国石油工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三大四出,无私奉献;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自强不息,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担当作为,奋力前行。”站在油田开发8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在全面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玉门油田党委结合实际,确立了“原油产量重上百万吨,高质量建设百年油田”的发展目标。从现在到“十四五”期间,紧抓矿权流转和炼化转型升级的重大发展机遇,实现油田整体扭亏、原油产量重上万吨。在此基础上,继续奋斗,到年油田开发周年时,把油田建设成为与国家和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相适应,与摇篮历史地位相匹配,油气主营业务突出,经济效益良好,队伍和谐稳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百年油田。拼搏八十新起点奋进百年新征程这就是玉门油田!

整理

来源:中国石油

年8月25日

玉门市融媒体中心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媒体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按规定给予一定报酬。转载请联系:--

玉门天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