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财经韬略(ID:tttmoney8);作者:韬略哥 最近,经济学家金岩石多次发出这样的投资建议:未来三年,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 从公开资料看,金岩石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 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和土地错配,未来人口将集中在几大城市圈,一些地区将接近于无人区,这些无人区的房产还以资产抵押在银行,银行坏账短期还没有浮出水面。但这些鬼城、鬼区不断曝光,风险就不不断暴露,金融海啸可能会拔地而起,北上深的豪宅价格或将一夜腰斩。 所以未来三年,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不问价格。。 对于家庭资产配置,金岩石建议,弃房、持股、全球化,家庭财富的配置从房地产未来五年转向全球配置,证券投资主导。 说实话,对于一切简单粗暴、过于肯定的投资建议,我都会产生天生的反感,在心里嘀咕一句:骗子吧。 要知道,金岩石此前一直是楼市的死多头,你百度一下“金岩石+30万”,就可以发现他的很多名句。比如在北京演讲,他会说“北京房价卖不到每平30万是开发商的耻辱”;在深圳演讲,他又会说“深圳前海房价涨不到每平米30万是开发商耻辱”。 但似乎在一夜之间,他转向了。有媒体使用的标题是,他“投降了”。 我查阅了金岩石在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他当时是说“5年内卖掉所有投资性房产”。对于“投资性房产”,他有一个非常严苛的定义:排除了自住房产、改善型住宅和“能够证券化的房产”(有稳定租赁现金流的房产)。 当看到这个定义,我笑了:这个滑头。他其实是挖了个坑,等着反对他的人跳进去。如果“投资性房产”这么定义,结论当然是对的,这完全不是一个问题。 我此前在专栏里提出过两个概念——“有用的房子”和“没有用的房子”。所谓有用的房子,就是可以自住或者租出去的房子。这种房子,都有资产属性,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抵抗通胀。但“没有用的房子”,也就是无法自用、很难出租的房子,则风险巨大,仅仅一个房地产税就足以打垮它。 金岩石的所谓“投资性房产”,其实就是我说的“没有用的房子”。这些房子一般处于三四五线城市的新区、开发区,或者是三四流风景区内、远离人烟。这些房子缺乏基本的配套,入住率极低,晚上犹如鬼城,你是不会去住的,也很难租出去。当然应该卖掉这些房子,不问价格。但问题是,你卖得出去吗? 在玉门老城,由于人口中心的转移,红本商品房的售价跌到了每平米不足元。这种现象,未来10年在中西部小城市将越来越常见,最终其房屋的价格,就是拆除卖废品的价格。如果太偏僻,连废品价都卖不到。 但金岩石的另外几个结论,我就不认同:第一,他说金融风暴之后,北上深豪宅价格会腰斩;第二,他建议弃房、持股、全球化配置资产。 我们先看第二条。很显然,绝大部分普通中国人,是无法按照他说的方式配置资产的。我此前在专栏里讲过,没有万人民币以上的资产,你没有必要去国外配置资产。第一,钱太少,不够费事的,成本将会很高;第二,国家现在也不让你把资产转移到国外。 至于股市,就更扯淡。手持镰刀的人,当然希望韭菜越多越好。 金融风暴和中国房价的关系,金岩石也没有弄明白。其实,绝大多数谈论中国楼市的人都没有弄明白。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整理一个表格,带着大家回顾一下年以来中国房价的演变历史。 年以来中国住宅价格演变 住宅均价 涨跌幅 M2增幅 利率走向 -- +12.3% 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降息周期的尾声,年降息一次 +3.5% +14.4% +3.7% +16.8% +5% +19.6% +18.7% +14.6% 加息周期,加息9次,其中6次在年 +12.6% +17.6% +6.2% +16.9% +16.9% +16.7% -2% +17.8% 降息5次,全部在年 +24.7% +27.7% +6% +19.7% 加息5次,3次在年 +5.7% +13.6% +8.7% +13.8% 7次降息,年2次,年末1次,年4次 +7.7% +13.6% +1.4% +12.2% +9.1% +13.3% +11.3% +11.3% 注:表格里的“住宅均价”是指全国新建商品住宅的销售均价,来自国家统计局白癫疯 如何治疗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